临沂机械制造结硕果中国工程机械名城花落临沂
7月13日,对于临沂的机械企业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名城的荣誉称号花落临沂。
据了解,临沂工程机械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05家,主要生产10大类、60多个小类、200多个型号规格的产品,占 工程机械品种的50%以上。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区两园”空间结构和以山东临工、山重建机、沃尔沃等为龙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整机生产企业集群。
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围绕做大做强工程机械产业,先后出台了行业规划、资源整合、技术创新、金融服务、融资上市、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文件给予全方位重点扶持。
围绕整机生产企业,形成了以临工金利、昌立德等35家核心零部件生产的配套企业。同时,还依托临沂发达的物流优势,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物流,形成了物流、租赁、销售为纽带的完整产业链条。
临沂工程机械产业注重科技研发,不断加大投入,集群内企业通进产学研合作,攻克了大批技术难题,产品技术含量逐年提高,促进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重视 建设,持续实施 战略,开展“有牌一创牌一 ”梯次 争创行动,形成一批 、地方、行业 ;致力“两化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智能项目落户临沂推动临沂机械产业走向“智造”
7月12日,临沂经开区举行5大智能智造项目签约仪式。以哈工大机器人项目为代表的智能企业集群落户临沂,为临沂智能制造产业及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注入新的活力。
随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助理曲国阳代表哈工大机器人项目方接受了鲁网记者专访。“我们选择落户临沂,是为了支援革命老区建设,为临沂注入新动能,通过智能化改造,带动临沂产业升级”,曲国阳说。
对于此次双方合作内容,曲国阳表示将从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我们不仅有着自己既定的研发方向和产品计划,把成熟的技术向临沂市场推广,带动产业升级换代,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临沂的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向定点研发”,曲国阳告诉记者。
山东帅科自动化有限公司,是此次签约的5家企业之一。作为临沂本土企业,对于当下临沂机械行业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未来的无人工厂,通过智能技术运用,在一些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的企业,完全实现机器人代替人工”,山东帅科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伟表示。
采访中,赵永伟告诉记者,目前机械制造行业存在着产品精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手工、重体力劳动;工作具备相当危险性;招工难、用工难,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过智能技术都能够解决。
“我们为客户完成技术整合,实现系统集成,通过机器人操作,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安全风险,还能够在效率上实现几倍的提升”,赵永伟表示。
临沂市政府党组成员、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一兵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些项目体量大、模式新、科技含量高,完全符合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对提升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工程机械名城根基
2018年,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人才变得极其重要。人才,成为一个城市发展 大的资源。
此次签约的5大智能制造项目,重要的一项就是人才培养。
“引进人才,是当下各个城市都在极力去做的事情,我们和临沂的合作,不仅仅是出资金、出项目这个简单的问题,要同临沂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曲国阳说。
曲国阳表示,哈工大机器人项目落户临沂,一方面要用自身的吸引力吸引大批人才来临沂,更是要联合临沂地方的大专院校,推动临沂地方上的大专院校进行智能机器人方向的人才培养。
据曲国阳介绍,人才培养计划中,还会将在职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不仅仅是要提升一线员工技术操作层面的能力,更要促使他们完成思想上的解放和转换。
通过大专院校的专业性培养人才和职业上的定向职业培训,为临沂的机器人制造项目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从而为临沂的制造产业升级换代、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项目,作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我们有更多的责任进行推广,下一步还会注重于临沂地区青少年机器人项目的普及,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搞相应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未来发展打下一定的科学基础”,曲国阳说。
来源:鲁网